求職拿下全部offer|5件學生時期做對的事

by Angel

從清大畢業至今一年兩個月,一年以來跌跌撞撞卻也異常精彩,
像是用一年多的時間,走過了數年的旅程:乙方顧問一人掌握全局的重擔、自由工作的自我懷疑、創作者的自由與孤獨,
到現在正式加入國際化的跨國企業滿一個月,
我想透過這篇文章分享當初在一個月內拿下3個offer背後,那些在過去看似微小的經歷,在職場發揮多大的影響,
希望透過這些文章,讓還沒踏入職場的朋友建立起好的習慣,為未來加分。


個人背景

清華大學服科所主修使用者研究 (UX)
大聯大乙方UX研究員 / 行銷、設計思考工作坊自由接案者
中國騰訊、以色列新創實習

求職背景

當時共面試了3間公司,拿下3份offer,分別為:

1. 醫療新創團隊行銷人員
2. 新加坡商軟體公司UX研究員
3. 跨國資安軟體公司UX研究員

從新創團隊、中型企業到大型跨國公司;從行銷到使用者研究;從醫療、娛樂至資安領域,面試的過程中所使用的策略不同、著重展現的長處也不同,但背後所傳遞出的個人特質與經過時間淬煉所昇華的思維都是一致的。
回首過去的經驗,我發現學生時期至今所建立起的幾項習慣與價值觀,在求職面試的過程中能夠非常有底氣與自信地面對面試官的問題,因此透過這篇文章和你分享從大學以來培養的習慣與微小卻在職場上影響重大的行為。

第一件事:建立良好人脈


我是一個很喜歡參加活動的人,包含演講、論壇、營隊、讀書會、工作坊等,主要原因有:

1. 能夠在短時間內了解一個主題或領域的精髓
2. 認識對同樣領域有興趣的朋友能夠一起學習討論
3. 費用從免費至數千元,cp值極高(在挑選好的活動的前提下)


還記得高一升高二那年,我對工業工程異常著迷,以考上工工系為志向,所以在暑假報名了清大工工營,同時選擇了二類就讀。
在營隊中我認識了許多來自不同高中的學生,還有清大參加了無數活動與社團的學長姐。當時臉書才剛紅起來,想當然爾幾乎把所有人加了一輪,因此營隊結束雖四散各方,過了好幾年偶爾還是會看見一些人的動態。


有趣的是,我後來發現自己的志向在商,可以說是與工工完全脫離關係,卻在轉入UX領域後發現當時工工系的其中一位學姊也正從事UX領域,時常在網路上分享知識與專業,最後在應徵工作時驚訝的發現他是我的面試官,我也因為時常閱讀他的文章而對工作所需的技能非常了解,最後變成同事!


「埋下好的果實,有一天他會提供你意想不到的收穫。」


在 <<給不想進公司上班的你|自由工作者的5個體會>> 中我有提到建立良好人脈的方式與重要性,在更加重視跨領域合作與個人品牌的時代,每個人都該打造良好的形象,認識不同背景的人與協作,創造更大的影響力。

第二件事: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就去試

大學選擇科系時我想著自己對數字很敏感,也滿愛錢的,就跑去讀財金系。
真正面對自己時才發現讀了一年發現不適合自己,
也在業界前輩中看不見未來自己的影子,在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的狀況下轉系也不會產生幫助。

還記得大學的第一年我得了書卷獎,站在台上領獎時系主任說了一句話我永遠記得:
「成績好的人未來的成就一定不差,不過最優秀的一定不會是最會讀書的,而是那些多方嘗試歷經無數失敗的。」

這句話讓我在台上像被雷打到一樣:我的人生未來就這樣活在安穩中嗎?
我喜歡現在唸的科系嗎?我有任何興趣嗎?我除了讀書還會什麼嗎?

沒有沒有,都沒有。

「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但是我知道我不喜歡什麼!」
而要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唯有嘗試過後才知道。

所以修了很多系的課,也參加了TEDx社群接觸在不同領域中發光發熱的講者。
在一片迷茫之中因為在許多人身上看見不同的可能性,而逐漸探索出自己想成為一個能夠幫助他人的分享者,也發現自己喜歡解決問題、了解人的想法行為,最終在研究所選擇以人為本的服務科學,而非持續投身在財金領域。


這段經歷在每個面試時都被問到:為什麼從財金轉換跑道到UX?以熱愛的領域為職的員工,在職場的進取心與展現的磁場,勢必與餬口飯吃的人有所差異,
如果你是雇主,你會選擇哪種員工呢?

求職

第三件事:在世界各國旅行


在學生時期我去了24個國家,研究所時我延畢出國時看著同學們紛紛畢業投入職場,內心曾經好幾度問自己會不會就此落後別人了?


意外的是我發現以新創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經歷,是勇於突破框架嘗試;以跨國企業的角度來看則是擁有跨文化溝通與協作的能力。


而身為一名UX研究員,了解文化與民族性格對於用戶洞察能夠有更加深刻的加成,而過去在不同國家深入當地,甚至住進當地人家的經歷是在職場工作再久也無法獲得的寶貴經驗。

🐤 個人經歷包裝與履歷撰寫諮詢:1對1海外出走專屬諮詢

用沙發衝浪住在當地人家

第四件事:常常用英文


相信許多人的英文能力都非常好,不過卻有一個困擾:在真的需要使用的時候反而支支吾吾。
第一次自己出國的時候我很有自信,想著以前英文考試總是拿很高分,在國外一定能派上用場。


不料在德國交換上課時,因為太少練習口說加上緊張,完全無法用英文表達觀點,只能拼湊出文法完全不對的句子;旅行的時候遇到誤點的情況而趕不上下一班車,打給客服吵架卻因為詞不達意就先被自己氣哭。
因此深深體認到:會英文是一回事,而會用是另外一回事。


我開始給自己很多機會使用英文:旅行時用沙發衝浪認識旅人、參加社交活動、在台灣選修英文授課的課、在交友軟體上認識外國人並約他們見面、看網路上的影片同時選幾個喜歡的Youtuber的口音時不時模仿他們,並抓住任何可以在眾人面前發表意見的機會。


就這樣講英文變成生活的一部分,當聽見別人使用英文,腦袋就能自動切換為英文模式,在面試時也能夠輕鬆應對。

和在交友軟體認識的澳洲大廚跳島再去他的餐廳吃他煮的高級料理

🐤 延伸閱讀:如何跟外國人聊天|3個實用技巧拯救尷尬對話

第五件事情:當個有禮貌的人


最後一件事其實沒什麼特別,卻是我一直以來非常注意的。


「魔鬼藏在細節中。」一個微小的舉動都會改變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尤其是第一印象。
不論是在校園或職場,都沒有人有義務要幫助你,如果有,一定要心存感謝,並適時表達出來。


以下提供幾個Angel平時的習慣提供你參考:

1. 記住和自己共事的人的名字,平時傳訊息或說話開頭使用對方名字而不是「你」
2. 在幫助過或啟發過自己的人生日或特定節日不吝給予真誠的祝福與感謝,可以是簡單的訊息也可以寄送卡片禮物
3. 保持笑容,讓身邊的人感受的積極正面的能量,漸漸地會變成一種個人態度
從日常生活養成禮貌的習慣、當一個有禮貌的人,不僅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種自愛。


當然有禮貌不等於隱藏真實的情緒,而是在情緒之中保持理性去嘗試溝通,
面對質疑與持有不同立場的人也試著去傾聽與理解,並帶著自信表達自己的想法。


禮貌的範疇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Angel堅信當一個有禮貌的人就等於珍惜他人與自己的時間,而在社會上,每一個人的時間都值得被珍惜,因為沒有人應該浪費時間在沒有意義的人事物上。

結語


今天分享過去所做對過的5件事,背後都經歷過許多挫折與失敗。
一直以來我都是個容易羨慕別人的人,有時候不小心就會變成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聰明、不善長表達想法。


這或許是一個網路世代的陷阱,讓我們每天不斷接收他人光鮮亮麗的一面,或是得到他人得到任何成就的資訊,好像再不快點就要被淘汰了。

這是個雙面刃,一方面能讓我們陷入深淵;一方面提醒我們不要停止學習與努力。這些年來很大的體會是:羨慕別人,不如改變自己。


幾乎所有看得見的成果都與平時的積累脫離不了關係,在看到他人在一件事情一個領域閃閃發亮時,花一分鐘的時間思考他過去可能做過哪些付出、甚至去請教對方,並落實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希望今天分享的5件事能夠幫助你在未來求職路上有所幫助!
有任何想跟Angel討論的內容包含尋找出國機會、申請獎學金、申請國外實習與德國工作,歡迎預約諮詢時段。

延伸閱讀:遠距工作走出螢幕吃喝玩樂|德國新創年度盛會分享

0 留言
3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