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今天,
我展開了一段遠距離關係。
過了不到一個月,
他前往東西亞旅行,
我也飛到瑞典開始我的學程。
分離的日子我還是我,
該做正事的時候做正事、
想耍廢的時候耍廢、
想旅行的時候旅行。
「有男友還能用沙發衝浪嗎?」
「有男友還能單獨跟男生見面嗎?」
這些聲音或多或少都從身邊聽見了。
這些問題我當初從沒想到也沒想過,
照一貫的方式旅行,
旅途中也不刻意去認識男生或女生,
能相處愉快的都好。
我能理解「要避嫌」的想法,
只是不能認同要為了一段關係,
被束縛或束縛自己在一個安全又無聊的圈圈裡。
「那可以參加群體活動啊!」
參加社交或其他群體活動有相對應的收穫,
一對一的交流有更多深入認識一個人的經歷、思想、文化。
其實不論是否為遠距離,
信任與溝通在感情裡都非常重要。
有一次在沙發衝浪上認識見面的對象對我展開各種調情攻勢,
甚至讓我的行為不被男友諒解,
遠距離也造成更大的誤解。
只是啊只是,
心裡住了一個人就會完全不想認識其他人嗎?
怎麼能為了不讓別人臆測而放棄一片自由呢?
吵了一大架後的溝通,
男友終於能理解那種
不是不能和其他男生見面而沮喪,
而是旅行的一部分受到限制的失落。
而今回顧過去一年,
我們也找到用彼此舒服而不束縛的方式去
在乎對方的感受與維繫遠距離的關係。
我很幸運在感情裡有這樣的信任與溝通,
也默默希望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與追求什麼的人們,
能一步步擺脫社會的眼光與獲得身邊的人認同,
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